爐窯輥棒常見的5個問題以及解決技術方案
新聞分類: 技術資訊 瀏覽:2572 日期:2012/04/28
301鎳鉻合金棒的表層脫落輥道窯運行了一年多,就發現310鎳鉻合金棒表層氧化較嚴重,當高溫電爐窯爐降溫到600℃左右,氧化層剝落,輥棒表面呈現凹凸不平的粗糙面。產生原因:自八八年五月份以來,市煉焦制氣廠由于種種原因頻繁出事,造成煤氣氣質波動較大。有時因煤氣質量差窯爐達不到正常生產所需的溫度,輥道窯被迫在700℃左右保溫或臨時降溫。而且,310輥棒的使用部位正位于窯的660℃~950℃范圍內,該范圍正是制品氧化分解較集中的區域,此區域氧化氣氛較濃使310輥棒表層被氧化。尤其是當窯爐降到600℃左右,310輥棒表層氧化,生成松脆多孔的FeO,它與鎳基體結合能力薄弱而易剝落,箱式電爐氧原子也容易通過FeO進行擴散,使合金鋁棒的內部繼續氧化,最后導致310輥棒氧化層的剝落。同時,輥道窯的頻繁升溫降溫,也加劇了氧化層的剝落,剝層的輥棒壁厚由2mm降到1.5mm,其壽命下降了50%。 克服方法:我們用國產的瓷輥代替310鎳鉻合金棒,運行一年多效果很好。 輥棒變形產生原因:輥棒在窯內高溫運轉時,要承受往復間歇式負荷,即輥棒的自重與制品的荷重作用以及輥棒傳動時離心力的影響,使輥棒使用一段后,容易產生彎曲變形,我廠輥道箱式電爐窯是直齒輪傳動,其轉動時產生的離心力較大,使齒輪嚙合困難,嚴重時,出現瞬間輥棒停頓的現象,這使輥棒上運行的制品也隨著輥棒停頓,箱式爐特別是高溫帶,釉子熔融,運行的制品停頓,使排與排之間的制品粘著,易造成卡窯事故。 601鎳鉻合金輥棒磨溝 八八年四月份抽輥時,突然發現有十幾根601輥棒在距輥棒端部340—370mm處磨出一道溝,溝寬1~5mm,溝深0.5~1.0mm,而且該輥棒正位于高溫帶(即18節窯處)。 克服方法:我們重新調整了輥道的水平,對每個輥棒與輥棒套管的間隙進行了調整,使輥棒正好位于陶瓷套管的中央此現象徹底消除。
上一篇: 熔爐池壁風冷的問題技術解決方法分析 下一篇: 絕熱保溫材料的種類和挑選細節分析
|